9CaKrnJV0XB作者:赵汗青uav.huanqiu.comarticle专访北航无人机所孙毅:无人机产业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和人才?/e3pn5tffs/e3psbu16d【环球网无人机频道 记者 赵汗青】2016年4月20日,环球网无人机频道有幸采访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所首席试飞员/总体设计工程师孙毅。而采访的地点却是开展前的中国国际模型展。一.“飞向北京”,考入北航见到科班出身的孙毅笔者本想先聊聊无人机,没想到他却对航模运动打开了话匣子。原来孙毅也是从小玩航模的“老模友”,他出生在航空城阎良,小学五年级就代表陕西队参加了首届“飞向北京”航模大赛并获奖,从此心中有了挥之不去的飞行情结。而励志考北航并留校做飞行器的研究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笔者对这种“骨灰级”航模玩家的传奇故事非常诧异,然而孙老师却告诉我他这种狂热也很正常,他好多北航的师兄、师弟都是因为从小玩航模才励志来北航的。孙老师谈到,早年的航模运动是起源于1953年师承苏联的军事体育,那个时候各省都有航模队,他们只是其中之一。后来时过境迁,国家的体育战略转向了“奥运体育”,飞机、汽车、船等三模项目也逐渐从全运会中取消,航模也开始进入低谷,但是当时那批前辈航模人还在继续发展着航模文化,所不同的是内容转变为航模器材生产、科普教育、比赛与展览。而他来今年的中国国际模型展并没有什么商业的目的,只是来捧场、只是想身临航模人的盛宴。二、无人机与航模骨血相同、思维不同框图拍自《先进无人机系统与作战运用》说到航模与无人机的区别,孙老师发表了自己的见解:200公斤以上的大个无人机的设计更加接近于有人机,而200公斤以下的中小尺寸的无人机则与航模非常相通。民用无人机领域里是以轻型、微型无人机为主,所以其飞行平台、动力、伺服等技术可以认为与航模基本相同。 孙老师认为无人机是空中机器人,机器人要能感知-判断-应对。即通过传感器感知姿态、位置后由CPU处理数据,最后通过执行机构操纵飞机。而航模则没有或只部分拥有无人机的“感觉”和“思维”,但“骨骼”与“肌肉”是相同的,所以无人机与航模的技术是相互促进的。孙老师说,当年的航模干了许多现在无人机的活儿。首先就是由航模充当防空部队训练用的靶机;还有用缩比航模试验大飞机的气动性能;后来也出现了用航模挂载相机航拍和侦查等。现在无人机技术进步了,活儿交由有“思维”的空中机器人去干了,但实际上许多搞无人机的还是当年玩航模的老人儿、许多当年顶尖的航模运动员都已是新型无人机的试飞员了。三、无人机的人才与正牌的专家聊,不免要问些有关教育的问题。孙老师表示无人机的使用需要专业化的培训,但现阶段还是仅限于像驾校一样的AOPA无人机培训学校。而在学历教育中逐步开设无人机相关专业还需要一个过程,而且教育系统开设一个新的专业也是需要非常科学的研究的,不会一蹴而就。至于现阶段在民用无人机行业里所需要的人才,孙老师认为信息时代的各行业技术是相通的,我们身边的小无人机技术与其说它是像战斗机一样的军工产品,还不如说它更像是我们身边亲切的手机,只要您热爱无人机,从事IT行业、个人消费电子行业里的人才都足以胜任无人机开发的绝大部分工作。他说假如他去开设一家100个人的无人机公司,就会招募:40名市场、销售、售后、物流等商业技术人员;5名无人机各系统核心技术人员、发挥类似总师的职能;5名高级管理人员;10名测试人员。剩下40名则是从个人消费电子行业里挖来的软件、电路、工业设计、结构设计等技术人员。所有人员中有航模渊源的优先录用。看来航模运动与无人机产业的关系远比之前想像的联系得更为紧密。希望在技术大发展的时代中不管是无人机从业者还是航模爱好者都能保持那纯粹的飞行梦,也希望在现在的孩子们心中也都能萌生天然的航空情结。146157312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赵汗青环球网146157312000011[]//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6/0425/thumb_570_380_20160425043801374.jpg{"email":"zhaohanqing@huanqiu.com","name":"赵汗青"}
【环球网无人机频道 记者 赵汗青】2016年4月20日,环球网无人机频道有幸采访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所首席试飞员/总体设计工程师孙毅。而采访的地点却是开展前的中国国际模型展。一.“飞向北京”,考入北航见到科班出身的孙毅笔者本想先聊聊无人机,没想到他却对航模运动打开了话匣子。原来孙毅也是从小玩航模的“老模友”,他出生在航空城阎良,小学五年级就代表陕西队参加了首届“飞向北京”航模大赛并获奖,从此心中有了挥之不去的飞行情结。而励志考北航并留校做飞行器的研究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笔者对这种“骨灰级”航模玩家的传奇故事非常诧异,然而孙老师却告诉我他这种狂热也很正常,他好多北航的师兄、师弟都是因为从小玩航模才励志来北航的。孙老师谈到,早年的航模运动是起源于1953年师承苏联的军事体育,那个时候各省都有航模队,他们只是其中之一。后来时过境迁,国家的体育战略转向了“奥运体育”,飞机、汽车、船等三模项目也逐渐从全运会中取消,航模也开始进入低谷,但是当时那批前辈航模人还在继续发展着航模文化,所不同的是内容转变为航模器材生产、科普教育、比赛与展览。而他来今年的中国国际模型展并没有什么商业的目的,只是来捧场、只是想身临航模人的盛宴。二、无人机与航模骨血相同、思维不同框图拍自《先进无人机系统与作战运用》说到航模与无人机的区别,孙老师发表了自己的见解:200公斤以上的大个无人机的设计更加接近于有人机,而200公斤以下的中小尺寸的无人机则与航模非常相通。民用无人机领域里是以轻型、微型无人机为主,所以其飞行平台、动力、伺服等技术可以认为与航模基本相同。 孙老师认为无人机是空中机器人,机器人要能感知-判断-应对。即通过传感器感知姿态、位置后由CPU处理数据,最后通过执行机构操纵飞机。而航模则没有或只部分拥有无人机的“感觉”和“思维”,但“骨骼”与“肌肉”是相同的,所以无人机与航模的技术是相互促进的。孙老师说,当年的航模干了许多现在无人机的活儿。首先就是由航模充当防空部队训练用的靶机;还有用缩比航模试验大飞机的气动性能;后来也出现了用航模挂载相机航拍和侦查等。现在无人机技术进步了,活儿交由有“思维”的空中机器人去干了,但实际上许多搞无人机的还是当年玩航模的老人儿、许多当年顶尖的航模运动员都已是新型无人机的试飞员了。三、无人机的人才与正牌的专家聊,不免要问些有关教育的问题。孙老师表示无人机的使用需要专业化的培训,但现阶段还是仅限于像驾校一样的AOPA无人机培训学校。而在学历教育中逐步开设无人机相关专业还需要一个过程,而且教育系统开设一个新的专业也是需要非常科学的研究的,不会一蹴而就。至于现阶段在民用无人机行业里所需要的人才,孙老师认为信息时代的各行业技术是相通的,我们身边的小无人机技术与其说它是像战斗机一样的军工产品,还不如说它更像是我们身边亲切的手机,只要您热爱无人机,从事IT行业、个人消费电子行业里的人才都足以胜任无人机开发的绝大部分工作。他说假如他去开设一家100个人的无人机公司,就会招募:40名市场、销售、售后、物流等商业技术人员;5名无人机各系统核心技术人员、发挥类似总师的职能;5名高级管理人员;10名测试人员。剩下40名则是从个人消费电子行业里挖来的软件、电路、工业设计、结构设计等技术人员。所有人员中有航模渊源的优先录用。看来航模运动与无人机产业的关系远比之前想像的联系得更为紧密。希望在技术大发展的时代中不管是无人机从业者还是航模爱好者都能保持那纯粹的飞行梦,也希望在现在的孩子们心中也都能萌生天然的航空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