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PJ9XvBGdDZ uav.huanqiu.comarticle一场演唱会揪出5名“黑飞手”,浙江湖州警方用“黑科技”玩转无人机/e3pn5tffs/e3pn6156o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杨云寒 通讯员 俞黎新 朱静无人机的监管,一直是难点。这几年,随着越来越多无人机飞入生活,“黑飞”的现象时有发生。“黑飞”如何治理,浙江湖州警方就有妙招。就在上个周末,南太湖畔的湖州奥体中心,一场演唱会正在进行。场外发生的一幕,就跟谍战片一样精彩。演出才刚进行,就有未经报备的无人机悄然升空,准备往奥体中心上空飞去。刚进入低空,就被湖州警方锁定。指挥员迅速开启无线电反制,对无人机进行驱离。同一时间,地面警力赶到现场,只用了不到5分钟,就在附近停车场内,找到了一脸愕然的无人机飞手。据湖州警方介绍,当晚共查处了5架“黑飞”无人机,并对飞手进行批评教育。“这些飞手基本是想来看演唱会的市民,但无人机穿越人群存在较大隐患,一旦操作失误或机器故障,会造成严重后果。”湖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的陈警官,从事无人机反制工作多年。他告诉记者,随着无人机应用越来越多,对监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前只是在重点时段重点区域进行管控,现在已延伸到了全时全域的监管,同时在管理范围上从现场管理逐步转向全链条治理延伸。模式上从“控在地、零升空”的大型活动安保模式向“管到位、放到底”的服务低空经济发展大局模式转变。以往的反制中,最大的难点是,虽然可以对无人机第一时间进行驱离,但无法锁定飞手的身份,导致在处置上存在被动局面。今年,湖州公安在全国范围先试先行,构建“低空智治”安全防线,已陆续引进并建设了54台覆盖全市的Remote ID(远程识别)感知基站,能够对低空飞行目标进行全天候、全空域的主动发现、精准识别和稳定跟踪。“现在无论是未经报备的‘黑飞’无人机,还是进入禁飞区域的航空器,我们都可以第一时间捕捉到信号,定位飞行路径,找到飞手,改变以往的被动局面。”陈警官说。今年以来,湖州警方已累计查处“黑飞”案件500余例。低空治理,反制“黑飞”是一方面,这几年,湖州警方围绕警用无人机的功能,也解锁出很多实用的“黑科技”技能。比如说,将无人机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开发出“人车识别”“人流识别”“烟火识别”等多种AI算法,相当于给无人机安装“智慧脑”,“盘旋于空中的警用无人机可以从早晚高峰的车流中,迅速锁定目标车辆,给案件侦查、嫌疑人抓捕提供更多的便利。”湖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因重视生态发展而全国闻名的湖州,对生态警务建设也颇有心得。这两年,搭载高清变焦相机、热成像仪和多光谱传感器的警用无人机也加入了湖州生态巡护队伍中,每日盘旋在太湖水域和深山密林的上空。“无人机可对广阔的水面、复杂的林区进行常态化自动巡查,通过AI识别实时产生预警并回传高清影像证据。”湖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负责人表示,一次飞行巡查的效率,远超数十名警力地面巡查一天的工作量。此外,在环境检测领域,搭载高精度检测设备的无人机,巡航时还能实时生成包含多种污染物浓度的检测报告。“我们还发动社会力量,打造80多人的‘空中义警’队伍,开发多种应用场景,参与应急救援、禁种铲毒、河道巡查等任务中;与多部门紧密协作,共享全市无人机资源;建立无人机安全教育实训中心,面向全市开展无人机安全培训,目前已培训学员超300人,共同筑牢低空安全堡垒。”湖州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1764205317877责编:赵汗青潮新闻1764205317877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526b3d50606077146468273b296d7c6cc1.jpg{"email":"zhaohanqing@huanqiu.com","name":"赵汗青"}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杨云寒 通讯员 俞黎新 朱静无人机的监管,一直是难点。这几年,随着越来越多无人机飞入生活,“黑飞”的现象时有发生。“黑飞”如何治理,浙江湖州警方就有妙招。就在上个周末,南太湖畔的湖州奥体中心,一场演唱会正在进行。场外发生的一幕,就跟谍战片一样精彩。演出才刚进行,就有未经报备的无人机悄然升空,准备往奥体中心上空飞去。刚进入低空,就被湖州警方锁定。指挥员迅速开启无线电反制,对无人机进行驱离。同一时间,地面警力赶到现场,只用了不到5分钟,就在附近停车场内,找到了一脸愕然的无人机飞手。据湖州警方介绍,当晚共查处了5架“黑飞”无人机,并对飞手进行批评教育。“这些飞手基本是想来看演唱会的市民,但无人机穿越人群存在较大隐患,一旦操作失误或机器故障,会造成严重后果。”湖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的陈警官,从事无人机反制工作多年。他告诉记者,随着无人机应用越来越多,对监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前只是在重点时段重点区域进行管控,现在已延伸到了全时全域的监管,同时在管理范围上从现场管理逐步转向全链条治理延伸。模式上从“控在地、零升空”的大型活动安保模式向“管到位、放到底”的服务低空经济发展大局模式转变。以往的反制中,最大的难点是,虽然可以对无人机第一时间进行驱离,但无法锁定飞手的身份,导致在处置上存在被动局面。今年,湖州公安在全国范围先试先行,构建“低空智治”安全防线,已陆续引进并建设了54台覆盖全市的Remote ID(远程识别)感知基站,能够对低空飞行目标进行全天候、全空域的主动发现、精准识别和稳定跟踪。“现在无论是未经报备的‘黑飞’无人机,还是进入禁飞区域的航空器,我们都可以第一时间捕捉到信号,定位飞行路径,找到飞手,改变以往的被动局面。”陈警官说。今年以来,湖州警方已累计查处“黑飞”案件500余例。低空治理,反制“黑飞”是一方面,这几年,湖州警方围绕警用无人机的功能,也解锁出很多实用的“黑科技”技能。比如说,将无人机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开发出“人车识别”“人流识别”“烟火识别”等多种AI算法,相当于给无人机安装“智慧脑”,“盘旋于空中的警用无人机可以从早晚高峰的车流中,迅速锁定目标车辆,给案件侦查、嫌疑人抓捕提供更多的便利。”湖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因重视生态发展而全国闻名的湖州,对生态警务建设也颇有心得。这两年,搭载高清变焦相机、热成像仪和多光谱传感器的警用无人机也加入了湖州生态巡护队伍中,每日盘旋在太湖水域和深山密林的上空。“无人机可对广阔的水面、复杂的林区进行常态化自动巡查,通过AI识别实时产生预警并回传高清影像证据。”湖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负责人表示,一次飞行巡查的效率,远超数十名警力地面巡查一天的工作量。此外,在环境检测领域,搭载高精度检测设备的无人机,巡航时还能实时生成包含多种污染物浓度的检测报告。“我们还发动社会力量,打造80多人的‘空中义警’队伍,开发多种应用场景,参与应急救援、禁种铲毒、河道巡查等任务中;与多部门紧密协作,共享全市无人机资源;建立无人机安全教育实训中心,面向全市开展无人机安全培训,目前已培训学员超300人,共同筑牢低空安全堡垒。”湖州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