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v5WjB4C2y uav.huanqiu.comarticle灾害现场的“空中尖兵”——我是消防救援无人机操控员/e3pn5tffs/e3pn6156o央广网福州10月28日消息(记者龚雯)当烈焰在连绵群山中肆虐,当大地因地震而撕裂伤痕,有一群特殊的消防员凝视着手中的操控屏,指尖轻拨摇杆,一架架无人机便如灵动的飞鸟,冲破浓烟与尘雾,为被困者带去希望,为救援队伍点亮方向……他们就是消防领域的无人机操控员——这个随着科技发展应运而生的新职业,正以“空中尖兵”的姿态,重塑着灾害救援的效率与安全边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三部门今年发布的第七批新职业信息中,在“消防员”职业下增设“消防救援无人机操控员”工种引人瞩目。《无人机消防救援操控员》团体标准随之出台。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漳州大队无人机操控员李孙杰作为队伍里公认的“老飞手”,感到很兴奋,“认定消防救援无人机操控员为新工种,是对我们工作的极大认可,也让这个岗位更有归属感和明确的发展方向。”“以前总有人觉得我们是‘玩无人机的’,现在我们的职能已经成为消防救援体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年以来,李孙杰从懵懂的新消防员,成长为能在复杂林区火场上精准作业的业务骨干,不仅熟悉无人机在侦察救援、物资投送、火灾监测等领域的运用,还学会用无人机完成火场三维建模。他告诉记者,随着科技进步,消防救援无人机操控员的工作已经从“千里眼”“顺风耳”迭代升级。搭载热成像相机、广角镜头、生命探测仪、投放包等“无人机+”模式,让他们成为灾害现场的“空中指挥官”,用数据指引方向;成为被困者的“空中信使”,用物资传递温暖;成为救援队伍的“空中盾牌”,用精准侦察降低风险。无人机三维建模还为灾害评估和救援方案制定提供了“可视化智慧大脑”。随着新工种的认定,李孙杰对自身职业的“标尺”有了更深认识,从业信心更加坚定。在他看来,这会推动更多专业人才的加入,也会促进相关培训考核体系的完善,“让我们的操作更规范、技术更精进。”据介绍,传统森林灭火手段主要依赖地面人力和少量空中有人机作业,受限制多、成本高昂。且火势蔓延的速度往往超出人力追踪的极限,尤其是在地形复杂山区,浓烟与高温会让地面侦察人员面临生命威胁。此时,无人机可搭载高清热成像相机,穿越浓烟,实时回传火场温度分布、火线蔓延方向等关键数据。李孙杰回忆道:“今年年初,在福建漳州发生的一次森林火灾中,我们仅用15分钟就完成了对5平方公里火场的全面扫描。”通过生成的三维火势模型,指挥中心精准判断出“火头”移动轨迹,为地面队伍开辟隔离带争取了宝贵时间。更令人称道的是,部分搭载喊话器的无人机在发现被困人员时,能第一时间传递逃生指引,让绝望中的人们听到来自天空的“生命提示”。当台风、地震等灾害发生时,无人机操控员能凸显“开路先锋”快速响应优势,突破道路中断、通信瘫痪等常见困境,捕捉受灾情况和被困人员位置,并同步标注出可供救援车辆通行的临时路线,帮助决策者在“盲战”状态下迅速制定救援方案。科技的力量为救援工作插上翅膀。而这个职业的背后,是消防救援无人机操控员日复一日的严格训练。他们不仅要熟练掌握不同型号无人机的操作技巧,还要学习气象学、地形测绘、灾害救援战术等跨领域知识,确保在各种复杂环境下完成任务。李孙杰坦言,“我们的每一次操作都连着生命,屏幕上的每一个像素都可能藏着希望,容不得半点失误。”森林消防无人机操控员与无人机的紧密配合,正不断革新森林灭火模式。不仅如此,无人机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带来了显著变革。如今,无人机搭载先进的热成像与高清摄像设备,可对大片森林区域进行常态化、全方位巡查,实时回传数据,及时发现潜在火源与隐患,真正做到早发现、早预警。“为守护绿水青山铸就一道坚固的‘空中防线’,书写更多‘向科技要安全、向科技要效率’的动人篇章。”李孙杰说,未来将持续学习,希望能操控搭载灭火弹、救生设备的机型,在更关键的环节发挥作用。同时,帮助更多队友掌握无人机操控技能,共同为消防事业添力。1761699864348责编:赵汗青央广网1761699864348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87c2884c9271085e960439a11e9ed780c1.jpg{"email":"zhaohanqing@huanqiu.com","name":"赵汗青"}
央广网福州10月28日消息(记者龚雯)当烈焰在连绵群山中肆虐,当大地因地震而撕裂伤痕,有一群特殊的消防员凝视着手中的操控屏,指尖轻拨摇杆,一架架无人机便如灵动的飞鸟,冲破浓烟与尘雾,为被困者带去希望,为救援队伍点亮方向……他们就是消防领域的无人机操控员——这个随着科技发展应运而生的新职业,正以“空中尖兵”的姿态,重塑着灾害救援的效率与安全边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三部门今年发布的第七批新职业信息中,在“消防员”职业下增设“消防救援无人机操控员”工种引人瞩目。《无人机消防救援操控员》团体标准随之出台。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漳州大队无人机操控员李孙杰作为队伍里公认的“老飞手”,感到很兴奋,“认定消防救援无人机操控员为新工种,是对我们工作的极大认可,也让这个岗位更有归属感和明确的发展方向。”“以前总有人觉得我们是‘玩无人机的’,现在我们的职能已经成为消防救援体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年以来,李孙杰从懵懂的新消防员,成长为能在复杂林区火场上精准作业的业务骨干,不仅熟悉无人机在侦察救援、物资投送、火灾监测等领域的运用,还学会用无人机完成火场三维建模。他告诉记者,随着科技进步,消防救援无人机操控员的工作已经从“千里眼”“顺风耳”迭代升级。搭载热成像相机、广角镜头、生命探测仪、投放包等“无人机+”模式,让他们成为灾害现场的“空中指挥官”,用数据指引方向;成为被困者的“空中信使”,用物资传递温暖;成为救援队伍的“空中盾牌”,用精准侦察降低风险。无人机三维建模还为灾害评估和救援方案制定提供了“可视化智慧大脑”。随着新工种的认定,李孙杰对自身职业的“标尺”有了更深认识,从业信心更加坚定。在他看来,这会推动更多专业人才的加入,也会促进相关培训考核体系的完善,“让我们的操作更规范、技术更精进。”据介绍,传统森林灭火手段主要依赖地面人力和少量空中有人机作业,受限制多、成本高昂。且火势蔓延的速度往往超出人力追踪的极限,尤其是在地形复杂山区,浓烟与高温会让地面侦察人员面临生命威胁。此时,无人机可搭载高清热成像相机,穿越浓烟,实时回传火场温度分布、火线蔓延方向等关键数据。李孙杰回忆道:“今年年初,在福建漳州发生的一次森林火灾中,我们仅用15分钟就完成了对5平方公里火场的全面扫描。”通过生成的三维火势模型,指挥中心精准判断出“火头”移动轨迹,为地面队伍开辟隔离带争取了宝贵时间。更令人称道的是,部分搭载喊话器的无人机在发现被困人员时,能第一时间传递逃生指引,让绝望中的人们听到来自天空的“生命提示”。当台风、地震等灾害发生时,无人机操控员能凸显“开路先锋”快速响应优势,突破道路中断、通信瘫痪等常见困境,捕捉受灾情况和被困人员位置,并同步标注出可供救援车辆通行的临时路线,帮助决策者在“盲战”状态下迅速制定救援方案。科技的力量为救援工作插上翅膀。而这个职业的背后,是消防救援无人机操控员日复一日的严格训练。他们不仅要熟练掌握不同型号无人机的操作技巧,还要学习气象学、地形测绘、灾害救援战术等跨领域知识,确保在各种复杂环境下完成任务。李孙杰坦言,“我们的每一次操作都连着生命,屏幕上的每一个像素都可能藏着希望,容不得半点失误。”森林消防无人机操控员与无人机的紧密配合,正不断革新森林灭火模式。不仅如此,无人机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带来了显著变革。如今,无人机搭载先进的热成像与高清摄像设备,可对大片森林区域进行常态化、全方位巡查,实时回传数据,及时发现潜在火源与隐患,真正做到早发现、早预警。“为守护绿水青山铸就一道坚固的‘空中防线’,书写更多‘向科技要安全、向科技要效率’的动人篇章。”李孙杰说,未来将持续学习,希望能操控搭载灭火弹、救生设备的机型,在更关键的环节发挥作用。同时,帮助更多队友掌握无人机操控技能,共同为消防事业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