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Kp4y uav.huanqiu.comarticle永不坠落的无人机:空中充电马上就要来临/e3pn5tffs/e3psbof27【IT168 资讯】无人机火了,最近关于无人机的新闻也是屡屡可见,不过最早应用的还是军方,占得先机的人总是有优势的嘛,于是他们就把无人机给玩出花了,日前美军进行了一次实验,一台军方的X-47B实现了空中充电,延长了续航时间。不过小编还是想吐槽,这充得快还是用的快?如果不是燃料电池的话这有多大意义呢?真心也是无力吐槽,反正人家说了,这个目前还是军方适用,用户的话还是老老实实飞回来降落换电池吧。 在一个世纪以前,人类就已经实现了空中加油技术,空中加油技术简单地说,就是在空中一架航空器给另一架或数架航空器(或直升机)加注燃油,使其航程加大,续航时间增长的技术。该技术最早应用于军事领域。随着近几年无人机的快速发展,无人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尤其是在民用领域,无人机被用于小到驱赶羊群,大到人群管理控制。但有一个明显的障碍在阻碍着其进步——大多数无人机都面临着有限的续航能力水平。目前一名新西兰研究人员想出了一个对接系统,有望可以改变无人机面临的这种窘境。Daniel Wilson是悉尼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机器人领域的研究人员,他已经开发出一种方法可以使无人机在半空中进行对接和补给,就像如今很多军用飞机所采用的方式。他认为,他的团队在去年十一月份成功开发的无人机对接系统是全球第一个针对无人机设计的对接系统。不过就在上周,美国海军的 X-47B 无人机进行了一次十分成功的实验,成为了全球第一架进行了空中加油的无人机。Wilson表示,他们团队使用一架市面上现有的,但却经过团队高度改进过的固定翼无人机进行试验,在实验中无人机的电池续航时间可以达到一个小时。悉尼大学的研究团队花了数年时间来研发这项技术,这一对接系统允许无人机在空中对接时根据需求进行加油或充电。这一系统能够成功运行的原理主要是依靠于高度协调的GPS、惯性运动传感器和两架无人机上载有的红外线技术——一架领航无人机和一架跟随无人机,两架无人机的燃油或电力传输还需要一根“加油”管。领航的无人机会拖着一个锥形的“加油”管,并向外传送着其搭载的传感器数据。利用这些数据,跟随的无人机会试图紧跟着领航无人机,并飞行至准确的位置。一旦准备就绪,无人机就会用飞机头锥和“加油”管进行对接,最后完成空中加油或充电。根据Wilson的说法,想要准确完成对接阶段是十分困难的,尤其是因为这两架无人机和加油管重量十分的轻,会不断的被风和湍流影响。因此在短期时间内,该系统可能更多的会给军用的大型无人机进行加油,至于消费级的无人机,还是飞回来换块电池吧。1430183820000责编:liukunit168143018382000011["9CaKrnJKoUQ","9CaKrnJKoOa","9CaKrnJKoO9","9CaKrnJKoO0","9CaKrnJKoNW"]//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5/0428/20150428091854537.png{"email":"liukun@huanqiu.com","name":"liukun"}
【IT168 资讯】无人机火了,最近关于无人机的新闻也是屡屡可见,不过最早应用的还是军方,占得先机的人总是有优势的嘛,于是他们就把无人机给玩出花了,日前美军进行了一次实验,一台军方的X-47B实现了空中充电,延长了续航时间。不过小编还是想吐槽,这充得快还是用的快?如果不是燃料电池的话这有多大意义呢?真心也是无力吐槽,反正人家说了,这个目前还是军方适用,用户的话还是老老实实飞回来降落换电池吧。 在一个世纪以前,人类就已经实现了空中加油技术,空中加油技术简单地说,就是在空中一架航空器给另一架或数架航空器(或直升机)加注燃油,使其航程加大,续航时间增长的技术。该技术最早应用于军事领域。随着近几年无人机的快速发展,无人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尤其是在民用领域,无人机被用于小到驱赶羊群,大到人群管理控制。但有一个明显的障碍在阻碍着其进步——大多数无人机都面临着有限的续航能力水平。目前一名新西兰研究人员想出了一个对接系统,有望可以改变无人机面临的这种窘境。Daniel Wilson是悉尼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机器人领域的研究人员,他已经开发出一种方法可以使无人机在半空中进行对接和补给,就像如今很多军用飞机所采用的方式。他认为,他的团队在去年十一月份成功开发的无人机对接系统是全球第一个针对无人机设计的对接系统。不过就在上周,美国海军的 X-47B 无人机进行了一次十分成功的实验,成为了全球第一架进行了空中加油的无人机。Wilson表示,他们团队使用一架市面上现有的,但却经过团队高度改进过的固定翼无人机进行试验,在实验中无人机的电池续航时间可以达到一个小时。悉尼大学的研究团队花了数年时间来研发这项技术,这一对接系统允许无人机在空中对接时根据需求进行加油或充电。这一系统能够成功运行的原理主要是依靠于高度协调的GPS、惯性运动传感器和两架无人机上载有的红外线技术——一架领航无人机和一架跟随无人机,两架无人机的燃油或电力传输还需要一根“加油”管。领航的无人机会拖着一个锥形的“加油”管,并向外传送着其搭载的传感器数据。利用这些数据,跟随的无人机会试图紧跟着领航无人机,并飞行至准确的位置。一旦准备就绪,无人机就会用飞机头锥和“加油”管进行对接,最后完成空中加油或充电。根据Wilson的说法,想要准确完成对接阶段是十分困难的,尤其是因为这两架无人机和加油管重量十分的轻,会不断的被风和湍流影响。因此在短期时间内,该系统可能更多的会给军用的大型无人机进行加油,至于消费级的无人机,还是飞回来换块电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