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YVWa作者:赵汗青uav.huanqiu.comarticle拒绝忽悠!论文案如何给无人机性能参数注水/e3pn5tffs/e3ptkjts8【环球网无人机频道 记者 赵汗青】“无人机的参数或多或少都有水份”——某无人机的业内人士坦言。然而过去无人机的用户都是研究所、军方等“内行”,大家看破不说破、一直相安无事;可是近些年无人机开始在各行各业有普及之势,“外行”对着参数表想当然,很可能耽误事儿甚至出危险。比如某些多旋翼无人机的性能参数甚至比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才参数还要好看,而且飞行距离与续航时间不成比例、定位精度超过普通GPS定位精度。如果客户真的把航点设到20公里处,恐怕基本没可能飞回来。那么这些参数是怎么得到的呢?一、空载测续航受制于电池的能量密度、结构的机械效率,电动多旋翼无人机的续航时间都不太长。然而有些电动多旋翼的续航参数则很长,甚至超过1个小时、堪比油电混合。怎么做到的呢?业内人士表示空载测试的参数会漂亮很多:自重减小耗电量也就锐减,某款任务续航25分钟的四旋翼空载曾测得超过80分钟的续航。油动无人机也可以通过不带任务设备的方式提高续航:把任务载荷全换成燃油。比如这款无人直升机,从参数上其载重+空机重量+20L燃油的重量,已经超过最大起飞重量。二、空载测升限开车去高海拔地区的朋友一定会感觉到:自然吸气的活塞式发动机对高度非常敏感,在海拔1500米时动力就差了一大截。使用自然吸气式活塞发动机的无人机也有这个问题,许多活塞机的无人直升机标称的升限大多为2400米到3000之间。许多从业者坦言:这个参数也是空载测出来的,挂载任务载荷的最大使用海拔大多在一千米出头。三、贴地测载重无人机的载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大家发现植保无人机的载重普遍强于其它行业应用的机型,比如同样使用小松80cc汽发动机,某些植保无人机号称有15公斤的载荷;而美国AF25B的标称载荷则为25磅(约11.3公斤)。有厂商坦言:这个载荷是贴地飞行的载荷,飞不高,因为低空有地效。而且植保无人机在近处飞,所以许多时候是把部分油箱/电池替换为了载荷。以某款80cc排量的无人机直升机为例:正常标称载荷10公斤(油箱4升);而植保作业则是1.5升油,最高标称15公斤。四、理论算参数业内认识还说有些无人机的续航、载重、升限等的参数是在纸上简单计算出来的。一些系留式无人机(电线供电)则号称“无限续航”。然而在实际的长时间飞行中对机械、电子的可靠性与散热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的载重也需要考虑重心与配重;实际的高海拔飞行需要应对低温甚至是汽油沸腾。五、用电台说控制半径行业应用的无人机大多以数传电台来实现远程控制,数传电台的通讯距离自然决定了无人机控制半径的上限。好消息是这些电台的性能都不错,通讯距离可以达到上百公里;坏消息是:微波电台的使用严格来讲是要求通视(直线无遮挡)的,而我们的地球是圆的。 无人机图传厂商表示:大家所看到的漂亮控制半径与图传距离的参数往往是海平面高空拉距测试测出来的。比如某款用有人机改装的无人直升机,标称控制半径达150公里,但测得次数据时已经飞到了3000米高。而无人直升机的优势却是可以飞得低、飞得慢。制约消费级无人机控制半径的,也不仅是遥控器的控制距离。比如你需要考虑电池的电量能飞多远?飞出视距如何保证安全?消费电子的可靠性是否够高?所以目前大多数国家对消费级无人机飞行范围的限制都为500米半径、120米的高度。六、忽略耗材谈成本各行业应用无人机作业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无人机有天然的高效费比优势,但是有些业内人士则担忧一些厂商对耗材的寿命、维护保养的成本选择性失明。对于电动无人机、尤其是成本压力大的农业植保无人机,电池成本绝对是不能忽略的,曾有用户向环球网无人机频道表示:电池即使非常规矩的使用寿命也不会超过200个循环;对于油动无人机而言,发动机的维护保养周期与使用寿命也是需要考虑的。七、忽略逻辑谈冗余度为了提高无人机的安全性,许多无人机都采用了冗余设计,通俗的说就是有备用的部件。一种是“双冗余”,即设置主设备与从设备,防止一套设备突然死机;还有一种是“三冗余”,但并非所有的三冗余都是真的可以容忍两重错误,据了解有些三冗余飞控本身并不能判断数据的对错、只是少数服从多数,只是为普通双冗余的两套系统数据不一致时提供了仲裁。八、永远更加安全可靠安全性是无人机非常重要的一方面,然而翻遍各家厂商的文案方才发现:各家的无人机都是最最安全的,并且没有之一。比如电动多旋翼无人机是“避免了传统无人机的机械故障”;交叉双旋翼与共轴双桨直升机则是“避免了传统直升机尾桨故障”;传统直升机、固定翼则是“最为成熟可靠的结构”。较为依赖手动控制的飞控系统“可以避免电子系统故障”;自主程度高的飞控则“可以避免人为事故”。最近几年无人机产业爆发性增长、各行业的无人机运用愈发普及,我们可以看到无人机有各种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一些虚假的宣传却威胁了普通用户对于无人机系统的信赖。环球无人机希望带领普通用户擦亮眼睛、避免忽悠;同时也希望无人机的技术水平能有更大的发展、让这些诱人的参数都成真。148055604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赵汗青环球网148055604000011["9CaKrnJYMrr","9CaKrnJNUL3","9CaKrnJNUIz","9CaKrnJYPQL","9CaKrnJWdIq"]//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6/1201/09/37/20161201093721963.jpg{"email":"zhaohanqing@huanqiu.com","name":"赵汗青"}
【环球网无人机频道 记者 赵汗青】“无人机的参数或多或少都有水份”——某无人机的业内人士坦言。然而过去无人机的用户都是研究所、军方等“内行”,大家看破不说破、一直相安无事;可是近些年无人机开始在各行各业有普及之势,“外行”对着参数表想当然,很可能耽误事儿甚至出危险。比如某些多旋翼无人机的性能参数甚至比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才参数还要好看,而且飞行距离与续航时间不成比例、定位精度超过普通GPS定位精度。如果客户真的把航点设到20公里处,恐怕基本没可能飞回来。那么这些参数是怎么得到的呢?一、空载测续航受制于电池的能量密度、结构的机械效率,电动多旋翼无人机的续航时间都不太长。然而有些电动多旋翼的续航参数则很长,甚至超过1个小时、堪比油电混合。怎么做到的呢?业内人士表示空载测试的参数会漂亮很多:自重减小耗电量也就锐减,某款任务续航25分钟的四旋翼空载曾测得超过80分钟的续航。油动无人机也可以通过不带任务设备的方式提高续航:把任务载荷全换成燃油。比如这款无人直升机,从参数上其载重+空机重量+20L燃油的重量,已经超过最大起飞重量。二、空载测升限开车去高海拔地区的朋友一定会感觉到:自然吸气的活塞式发动机对高度非常敏感,在海拔1500米时动力就差了一大截。使用自然吸气式活塞发动机的无人机也有这个问题,许多活塞机的无人直升机标称的升限大多为2400米到3000之间。许多从业者坦言:这个参数也是空载测出来的,挂载任务载荷的最大使用海拔大多在一千米出头。三、贴地测载重无人机的载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大家发现植保无人机的载重普遍强于其它行业应用的机型,比如同样使用小松80cc汽发动机,某些植保无人机号称有15公斤的载荷;而美国AF25B的标称载荷则为25磅(约11.3公斤)。有厂商坦言:这个载荷是贴地飞行的载荷,飞不高,因为低空有地效。而且植保无人机在近处飞,所以许多时候是把部分油箱/电池替换为了载荷。以某款80cc排量的无人机直升机为例:正常标称载荷10公斤(油箱4升);而植保作业则是1.5升油,最高标称15公斤。四、理论算参数业内认识还说有些无人机的续航、载重、升限等的参数是在纸上简单计算出来的。一些系留式无人机(电线供电)则号称“无限续航”。然而在实际的长时间飞行中对机械、电子的可靠性与散热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的载重也需要考虑重心与配重;实际的高海拔飞行需要应对低温甚至是汽油沸腾。五、用电台说控制半径行业应用的无人机大多以数传电台来实现远程控制,数传电台的通讯距离自然决定了无人机控制半径的上限。好消息是这些电台的性能都不错,通讯距离可以达到上百公里;坏消息是:微波电台的使用严格来讲是要求通视(直线无遮挡)的,而我们的地球是圆的。 无人机图传厂商表示:大家所看到的漂亮控制半径与图传距离的参数往往是海平面高空拉距测试测出来的。比如某款用有人机改装的无人直升机,标称控制半径达150公里,但测得次数据时已经飞到了3000米高。而无人直升机的优势却是可以飞得低、飞得慢。制约消费级无人机控制半径的,也不仅是遥控器的控制距离。比如你需要考虑电池的电量能飞多远?飞出视距如何保证安全?消费电子的可靠性是否够高?所以目前大多数国家对消费级无人机飞行范围的限制都为500米半径、120米的高度。六、忽略耗材谈成本各行业应用无人机作业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无人机有天然的高效费比优势,但是有些业内人士则担忧一些厂商对耗材的寿命、维护保养的成本选择性失明。对于电动无人机、尤其是成本压力大的农业植保无人机,电池成本绝对是不能忽略的,曾有用户向环球网无人机频道表示:电池即使非常规矩的使用寿命也不会超过200个循环;对于油动无人机而言,发动机的维护保养周期与使用寿命也是需要考虑的。七、忽略逻辑谈冗余度为了提高无人机的安全性,许多无人机都采用了冗余设计,通俗的说就是有备用的部件。一种是“双冗余”,即设置主设备与从设备,防止一套设备突然死机;还有一种是“三冗余”,但并非所有的三冗余都是真的可以容忍两重错误,据了解有些三冗余飞控本身并不能判断数据的对错、只是少数服从多数,只是为普通双冗余的两套系统数据不一致时提供了仲裁。八、永远更加安全可靠安全性是无人机非常重要的一方面,然而翻遍各家厂商的文案方才发现:各家的无人机都是最最安全的,并且没有之一。比如电动多旋翼无人机是“避免了传统无人机的机械故障”;交叉双旋翼与共轴双桨直升机则是“避免了传统直升机尾桨故障”;传统直升机、固定翼则是“最为成熟可靠的结构”。较为依赖手动控制的飞控系统“可以避免电子系统故障”;自主程度高的飞控则“可以避免人为事故”。最近几年无人机产业爆发性增长、各行业的无人机运用愈发普及,我们可以看到无人机有各种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一些虚假的宣传却威胁了普通用户对于无人机系统的信赖。环球无人机希望带领普通用户擦亮眼睛、避免忽悠;同时也希望无人机的技术水平能有更大的发展、让这些诱人的参数都成真。